原标题:让党的声音传递到“田间地头”
目前,个别宣传思想工作者思想不够解放,进取精神不强,在工作作风方面存在“沉不下去”“深入不够”,对舆情、社情的调查、分析研究不够全面,对人民群众的思想脉搏了解掌握得不够及时等现象。
笔者认为,强化作风建设,要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俯下身子,脚踏实地,打通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最后一公里”,让党的声音传递到“田间地头”。
在“钻”字上下功夫,提高学习能力。将学习作为解决“本领恐慌”的根本途径,通过理论中心组学习、干部职工集中学习等,将学习与推动工作相结合,用接地气的方式让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传递到“田间地头”。
在“精”字上做文章,提高专业能力。要不断学习新技能、掌握新本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思路,多积累、多实践、多动手,在勤学、勤跑、勤练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推动宣传思想工作不断走实走深,真正做到向基层拓展、向楼宇延伸、向人民群众靠近,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和信息服务。
在“转”字上动真格,提高政治能力。宣传思想工作作为党的一项重要工作,要严把“政治能力关”,将政治能力摆在第一位,始终保持思想上的敏锐性和政治上的坚定性,结合当前形势,以饱满的热情积极宣传作风建设和乡村振兴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曝光反面典型,营造浓厚的社会舆论氛围。
在“廉”字上起好步,提高自控能力。坚持“咬定青山不放松”,将作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律,牢记宗旨使命,加强党性修养,将优良的作风贯穿于工作始终,时刻保持政治敏锐性和清醒的头脑,绝不拿“人民群众一针一线”,管好自己的“嘴、手、脚”,做一个清风拂面、坦坦荡荡的宣传思想工作者。(李何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