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顺境走路,逆境过桥
路是什么?鲁迅先生曾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一条路的最初,有曲折和坎坷,但后来走的人一多,修的人也多,于是,渐渐成了平坦的路。
后来的人,也就习惯沿着这样的路,走向自己的目的地。外面的世界,哪怕风景明媚,也不愿走出去。没有路连接的地方,充满了未知,令人担忧,避而远之。
一个人,习惯了走同一条路,生活与感情也就被纳入了固定的轨道中。在生活中,有样学样;无样,则避之。于是,别人的“路”,就成了自己亦步亦趋的路。
唯恐一不留心,稍有差池,踏错了路,将自己引向一个未知的地方。
一个人,习惯了走顺路,往往就会忘记没有路的地方,或许还有桥。桥是什么?路是水到渠成的平坦,桥却是跨越障碍的横梁。路到了此处,已是尽头,没有了路。于是,桥便应运而生,横跨两端,将本来没有路的地方连接在了一起。
一个只习惯走路的人,忘了路在穷尽处,仍有桥可行。桥延续了路的功能,却将其升华了。本来是无路可走,因为桥就能继续走下去。
人生在世,得会走路。路接地气,走得多了,才有生气。但一个人若想出类拔萃,得有别人没有的,这时便需要过桥了。
看似遥不可及的目标,前路漫漫,似乎没有了可能。于是,多数人便打退堂鼓。有时只需要一座桥。桥,是路在绝处逢生的顿悟。漫步在桥上,站得高,望得远。看似不可能的目标,有时比自己想象的要容易得多。
两个人之间,亦是如此。看似无路,不妨搭一座桥。一座心桥往往能让人跨越障碍,让不可能成为可能。一个成熟的人,不仅得会走路,还必须在看似无路的时候主动搭桥,让两颗心的距离从远在天边,成了近在眼前。
顺境走路,逆境过桥,人生亦如是。(郭华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