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沪滇协作之花在“峡谷福地”绽放
木火乐团“声援”上海抗疫。和彩云 摄
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道路平坦通畅,一座座桥梁飞架怒江,一个个乡村生态宜居,一处处景点装扮一新……被喻为“石月秘境、峡谷福地”的福贡,经过脱贫攻坚战役后,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群众生产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前,在这片美丽的热土上,上海浦东新区、上海援滇干部联络组怒江州小组与福贡县各族干部群众正奋力谱写着新时代沪滇协作的新篇章。
自2021年6月起,根据中央统一部署,上海浦东新区对口帮扶怒江。上海援滇干部联络组怒江州小组认真贯彻落实东西部协作战略部署,紧紧围绕产业、人才、医疗、教育、劳务协作等重点工作,不断扩大合作领域、深化合作内涵、提升合作层次,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这篇大文章,力求取得“优势互补、共享共赢、紧密合作、共同提升”的沪滇协作成效。
巩固脱贫促振兴沪滇协作扬风帆
“以前的路是土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晚上出行需要打手电,很不方便;现在好了,柏油路修通了,还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出行便利多了。”匹河怒族乡老姆登村村民九妹高兴地说。
九妹说的这条路是老姆登、知子罗乡村旅游产业公路。上海浦东新区对口帮扶怒江以来,上海援滇干部联络组怒江州小组以问题、效益、发展为导向,投入援建资金,大力援建老姆登、知子罗乡村旅游产业公路建设和老姆登村月亮田乡村旅游产业换乘中心项目,坚持抓质量与抓进度并举,仅用 5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项目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极大地带动了老姆登·知子罗旅游景区发展。
2021 年,老姆登·知子罗旅游景区接待游客人数达 5.8 万人,实现旅游收入598.53万元,助推当地群众增收。
沪滇协作一边推进福贡项目建设上的“老姆登速度”,一边大力推进“携手兴乡村”计划实施。
浦东新区高行镇、南汇新城镇及浦东 国 企 、民 企 与 福 贡 县 7 个 乡(镇)、村(社区)结对,在人居环境提升、村集体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改造等领域,投入帮扶资金,做实“美丽乡村”文章,让群众的生活更美好。
2021年,上海援滇干部联络组怒江州小组帮扶福贡县大小项目近 50 个,投入资金 6000 多万元。
帮扶工作始终坚持“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更精准、“创新动作”重长远,为福贡经济社会发展融入“浦东力量”“浦东智慧”“浦东方案”,助力乡村振兴。
劳务协作显成效群众增收笑开颜
上海援滇干部联络组怒江州小组始终坚持“输血”不如“造血”的原则,组织开展技能培训,把实用技能传授给搬迁群众,让他们具有可持续脱贫的能力,助力搬迁群众搬得进、稳得住、能致富。
“通过参加培训,我的缝纫技术得到了提高,感谢上海亲人!”学员余花都感激地说。
上海援滇干部联络组怒江州小组先后投入帮扶资金,在福贡县举办了致富带头人、缝纫技术等培训,目前正在积极推进蔬菜种植、林下特色农产品种植、茶叶加工技能等培训,让更多群众掌握一技之长,拓宽致富渠道。
同时,上海援滇干部联络组怒江州小组举办上海、怒江“就业帮扶行动周”暨“浦江劳务直通车”招聘会,提供软件工程师、机械工程师、财务会计、人事行政、餐饮服务等各类岗位 700 余个,共组织 60 多人赴上海务工;利用上海提供的东西部劳务协作资金,为就业群众发放各类就业补贴,受惠群众达 2000 多人;在 3 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设运营了社工服务站,积极做好搬迁群众的后续帮扶工作;开展网上直播带货等活动,发挥亚朵集团等浦东企业帮扶力量,收到消费帮扶资金近 600 万元,进一步引导群众靠劳动立身、靠双手致富,调动群众种植、养殖积极性。真金白银和真心实意的帮助和支持,让福贡县各族群众的腰包更鼓,日子更甜。
医疗服务进万家健康帮扶暖人心
医疗卫生作为民生事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之一。上海援滇干部联络组怒江州小组利用上海医疗资源优势,先后组织上海医疗专家在福贡县开展义务诊疗、上门送医、免费送药等系列活动 6 场次,让边疆少数民族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周爱枝,是上海浦东新区人民医院妇产科医生,到福贡县人民医院支医以来,她积极开展“护蕊行动”,先后举办 20 多场次产妇皮内缝合手术技术讲座,培训医护人员200 多人次,带领和指导福贡县医护人员为产妇做皮内缝合手术300 多人次,进一步降低了产妇术后伤口感染率,缩短了产妇的住院周期。
“前几天,我到福贡县人民医院住院生小孩,伤口是皮内缝合,没有受拆线的苦。”一位傈僳族产妇高兴地说。
“能够为福贡县的妇产医疗提供一些帮助,我感到很开心!”周爱枝笑着说。
傈僳族小伙福余生,因 2017年的一场车祸,导致其右臂失去正常功能,这让他家的生产生活陷入了困境。得知这一情况后,援滇干部第一时间上门了解情况,并与福余生家结为帮扶挂联户,全力帮助他治疗右臂。通过援滇干部的大力协调以及怒江州和上海浦东多名爱心人士的接力帮扶,福余生得以到上海浦东新区人民医院做手术,且手术很成功。这样的帮扶,让福余生深深感受到了温暖和关怀。
爱心助学筑梦想真情关爱伴成长“最近,我的学习成绩又进步了,非常感谢上海叔叔们的帮助,我一定努力学习,长大以后用知识改变命运。”日前,上帕镇达友村受资助学生余润萍对驻福贡县援滇干部成员说。援滇干部成员结对帮扶了福贡县贫困高中生,他们经常走访慰问受助学生,向贫困学生及家庭送去助学金、图书、文具以及大米、食用油等。
上海援滇干部联络组怒江州小组把教育作为帮扶的重点内容之一,关爱和助力学生成长。开展“援滇情·爱心行”活动,组织浦东新区的政协委员、爱心企业和社会爱心人士等捐款、捐物,大力支持福贡县教育事业,助力边疆贫困学子圆梦。截至目前,先后组织捐赠了价值 75 万元的辅导教材、学习机、课外书籍、书包、衣物等物资。
当得知福贡县青少年活动中心建设资金不足和福贡县城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润福社区幼儿园小班幼儿用餐费用不足的情况后,上海援滇干部联络组怒江州小组帮助协调支持了青少年活动中心建设资金 80 万元及润福社区幼儿园小班幼儿餐费 25 万元。“上海的关心扶持非常及时,助力福贡县广大青少年和幼儿健康成长。”福贡县教体局局长孙运欢说。
助力民族文艺传承助推怒江好声音传播
“感谢上海亲人的帮扶,通过参加非遗文化传承培训,我学到了一些新知识、新技能。作为一名民间艺人,今后,我将把所学技能传授给更多民族文艺爱好者。”马吉乡群众、省级民间艺人邓有妹说。
福贡县境内多民族共居,民族文化丰富多彩。为了有效传承、弘扬宝贵的民族文化,上海援滇干部联络组怒江州小组投入帮扶资金,举办了系列非遗文化培训,共有400 多名群众参加培训;开展了“幸福福贡·欢乐阔时”美食节、游园会,木火乐团赴京助演等多项文化活动,让怒江的“好声音”传播得更远。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今年4月12日,一场由福贡县民间音乐人自发组织的森林音乐会,在老姆登村举办。这场音乐会的主题为“山海情·感党恩”。音乐会上,福贡县少数民族群众身着盛装,弹起达比亚、吹起笛哩图、跳起民族舞,用最真挚的情感,为上海祈福歌唱。木火乐团成员江晓春深情地说:“我要用怒族的歌声,感恩共产党、感恩总书记,感谢上海浦东新区给我们的帮助,也遥祝上海的亲人安康!”浦东福贡一家亲,沪滇协作情意长。在中央“四个不摘”的要求部署下,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正以“高”的标准、“严”的要求、“强”的力度、“实”的作风,推进支援帮扶工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全面振兴,让边疆少数民族群众过上更美好的日子。(和彩云 吕廷栋 李绍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