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怒江:书画里的精彩
4月21日,怒江州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怒江新华书店开展以“致敬榜样 传承文明”为主题的“4.23”世界读书日文明实践读书活动,让读者在书里寻找力量源泉,传播文明理念。
阁楼的秘密
在阅读中的和娟
“五年级时候,我父亲给了我一本《西游记》,我如获至宝,一有时间,我就去读这本书。”州委党校教师和娟回忆起小时候读书故事,至今还有些激动。
“为了让我们从小养成读书习惯,父亲从拮据的家庭生活开支里抽出部分钱,给我们几兄妹买儿童画报。”和娟说,她父亲很注重对他们几兄妹阅读习惯的从小培养,每天干农活回来,都要陪他们几兄妹读书,让她们从小就建立起对读书的极度渴望。
“我从来都没见过父亲买书,但他总会给我拿一些名著看,那时我很好奇。”和娟回忆,读初二时,她发现了父亲的秘密,父亲每次给她的书都是从阁楼上拿下来的,“有一天趁父亲不在家我爬到阁楼上,打开了一个掉漆的红木箱子,在那里我看到了很多世界名著。”
打开父亲的红木箱子后,和娟发现,原来她父亲因家庭原因辍学,但他最喜爱的“宝贝”——世界名著一直珍藏着,它们伴随和娟度过了愉快的学生时代,也帮助和娟养成了在书里找寻力量的习惯。“我每天都会抽出时间来读书,通过读书,丰富了知识,涵养了文学素养,对于做好工作,过好生活都非常有帮助。”和娟说,读书让她受益匪浅。
三幅画:让榜样深入人心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中党支部书记、校长张桂梅,“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老县长”高德荣肖像在胡臣举的画上栩栩如生。
作为怒江州文联音乐舞蹈曲艺家协会副主席,胡臣举不仅拥有一副好嗓子,还有一双巧手。2020年,新冠疫情的暴发让他开始着手第一幅画——钟南山院士肖像。
“我对钟南山院士非常钦佩,打心里崇拜钟南山院士,这也重新燃起了我重新拿起画笔的渴望。”胡臣举回忆起画这幅画时的想法。
“你学习艺术,要找到一个可以谋生的工具。”父亲的提醒让胡臣举决定学好肖像画,如今这个手艺让他可以发挥更多艺术的社会价值。
“我画肖像的初衷,就是要把我们的榜样生动地展现出来,让大家读榜样,学榜样,让榜样的精神深入人心。”胡臣举说。
三本书:找寻力量的源泉
“有时没有竹篱笆床,朱有勇就铺开一张破旧毡子,在火塘边躺下,过夜。”
《农民院士》《独龙春风》《张桂梅》,读者轮流着读三本书里的节选。
三本书分别讲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扎根云南农村、科技扶贫的故事、独龙族的两次伟大跨越和张桂梅老师从出生到成长的历程。
“读了《农民院士》,让我非常感动,一个中国工程院院士,把论文写到了我们云南山区,实实在在地带领我们拉祜族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主持读书活动的州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常驻副主任张雪梅说,“以榜样为镜,重提升,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以榜样为镜,树标杆,他们就是我们的标杆。”
“这样的书我一直在阅读,这些楷模历尽艰辛却没有放弃,在感动的同时,对自己心灵的触动也很大。”和娟说。
手捧书本,在优雅的古筝曲里和娟翻开一页《农民院士》阅读了起来。
怒江传媒中心记者:张旭 通讯员:韩清